莒南大店:清末亂世玉皇廟 百姓避難祈平安

2014年07月15日 09:51
來源:瑯琊網(wǎng)
2014年3月初,山東臨沂市莒南縣大店鎮(zhèn)玉皇溝村村民鈕希嶺、王傳順、王傳仁在山坡上翻地種菜時,挖出一塊石碑,碑的正面、反面皆有文字。一塊青石碑道出了清末亂世,兵火四起,莒南大店一帶人們不得安居的現(xiàn)實。
一通青石碑道出幾多悲離
 
玉皇溝村村民鈕希嶺、王傳順、王傳仁在山坡上翻地種菜挖出了塊石碑,三人的文物保護意識都非常強,立即報告了大店黨委。大店黨委高度重視,通知村支部妥善保管,不得破壞,又邀請縣志辦專業(yè)人員前往考察。2014年3月15日,莒南縣黨史委退休的李祥琨受縣志辦公室和大店黨委委托,前往玉皇溝村進行了實地勘察。
 
玉皇溝村地處馬鬐山主峰西南的群山之中,山巒起伏,最高峰524.6米。沿一條山谷綿延三四里地,故稱玉皇溝村,分成南劉、東鈕、西孔、北王家四個聚族而居的村落,南頭劉姓居落稱崮山后,又叫劉家門前;中間東鈕、西孔姓部分稱玉皇溝;北邊王姓居落稱圍子里。幾百年來,由于村莊周圍山高谷深,樹木茂密,交通閉塞,與外界聯(lián)系很少,猶如世外桃源一般。過去因其遠離塵囂,與世隔絕,在兵荒馬亂的歲月里,這里成了避難的最佳去處。
 
同治元年(1862年),由于清朝政府腐敗不堪,導致天下大亂,太平天國、捻軍、幅軍紛紛揭竿而起,烽火遍地,刀兵四起。李祥琨介紹,此時,玉皇溝因其地理優(yōu)勢就成了最好的避難場所,山頂上的玉皇廟是難民在戰(zhàn)亂中寄托希望的靈魂安放之處。在朝不保夕的情況下,老百姓每時每刻都在心里禱告上蒼,祈求神靈保護,實在是情勢逼迫使然。
 
山頂上的玉皇廟最早是什么時候建成的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無法考證。村里人一代又一代相傳,舊有古碑數(shù)座,后來都難覓蹤影。前年,李祥琨在編寫《大店鎮(zhèn)志》時,從山東省圖書館查到民國六年(1917年)來汝霖所撰玉皇廟碑文。
 
現(xiàn)在,大店發(fā)現(xiàn)了玉皇廟碑,在玉皇廟村孔憲登的帶領(lǐng)下,李祥琨來到廟碑出土的地方,村支書孔祥華和村民鈕希嶺、王傳順、王傳仁也早早來到了這里,并把碑上粘土用水沖刷干凈。碑為青色大理石,經(jīng)測算,長90厘米、寬85厘米、厚20厘米,雖然歷經(jīng)150多年,由于深埋土中,所以碑體完整、文字清晰。
 
碑文顯示,“夫惟天地好生,雖流離終歸樂土;山川設(shè)險,作保障永固長城。迺當南氛烈熾,東土播遷。玉皇廟前,商排蟻陣;金剛洞外,競效鷹揚……”
 
社會動亂,人們建廟祈福
 
據(jù)史書記載,清道光二十八年(1848)七月十一日沭陽農(nóng)民起義首領(lǐng)陳玉標率900余人乘馬持械,在日照、莒縣及江蘇贛榆交界處抵抗官府,在南河崖及蓮花河與清兵激戰(zhàn),被官兵炮擊死四人,斃十多人。咸豐四年(1854),幅軍陳玉標配合捻軍在大店、汀水、良店一帶活動。咸豐十年(1860),捻軍在汀水、大店、十字路、坪上及日照碑廓遭莒州知州福格所率民團阻擊,捻軍有傷亡。咸豐十一年(1861)十二月二十二日,捻軍圍攻馬亓山,次年正月二十六日撤離。同治元年(1862)正月二十七日,幅軍首領(lǐng)姜三壯率眾千人,東渡沭河入十字路一帶。同治六年(1867)秋,太平天國將領(lǐng)任柱、賴文光率部來莒南,在北到諸城,南到贛榆沿海一帶與清軍頻繁作戰(zhàn),賴文光在南撤時被揚州淮軍吳毓蘭部將王德勝(臨沭人)捕獲殺害。
 
綜合以上資料,李祥琨分析,清末亂世,兵火四起,人民不得安居。當時玉皇溝一帶山高林深,成為避亂的理想地方,周圍各村略有資產(chǎn)者皆來此避亂。
 
據(jù)孔憲登講述,當時來避難的人多達320多個村的百姓。大家同心協(xié)力,筑起了圩子,墻高有4米,并組織了武裝民團進行防守。圩墻以內(nèi)部分包括玉皇溝、崮山后、圍子里三部分村落,另外建有四扇大門,都有人日夜把守,盤查進出的行人。偏僻的玉皇溝一時出現(xiàn)亂世圩寨的畸形盛況??墒且坏┰庥龃蟊耘f不能自保,所以人們都把自己的命運希望寄托于冥冥之中的玉皇大帝,多次重建玉皇廟。
 
道光年間廟碑現(xiàn)在無從考證,但是根據(jù)這次發(fā)現(xiàn)的同治三年(1864)青石碑上的碑文來看,足夠讓人了解到當時社會動亂的慘狀。阮湟之象令人驚心,老人們常傳說,咸豐十一年(1861)暴風,山頂玉皇廟被吹隳,屋瓦蕩然無存,神像也被吹落到山陽半坡(現(xiàn)在出土碑石的地方)。當時的百姓以為是玉皇大帝意欲遷居此處,就在落像處重建了玉皇廟。當時有陳、張二位道士也搬下來繼續(xù)擔任主持。這次出土石碑是遷后重建所立。李祥琨說:“這通青石碑的出土,填補了莒南地方史籍中幅軍內(nèi)容的空白。”
 
李祥琨介紹,遷后主持道士潘海文(后其子潘瑞祥世襲道士職業(yè))為了看護方便,將其父母靈柩遷來葬于廟北高處平曠的地方。誰知,有一天突然烏云滾滾、霹靂巨響,接著狂風暴雨,山洪傾瀉而下,潘母的墳被洪水沖得蕩然無存。
 
奇怪的是,這雨只下在玉皇廟附近,幾里路之外山前山后的地方竟然紅日在天,滴雨未見。更奇怪的是,墳邊不遠處,道士壘建的雞窩竟安然無恙。當時人們紛紛議論,都以為是潘母的墳壓在玉皇廟的上方,觸怒了上天,所以遭到玉帝懲罰。于是,人們就更加敬重玉皇大帝之神明。禮敬更加誠惶誠恐。今天看來,當時人們膜拜玉皇神像的現(xiàn)象正是當時社會動亂下,人們祈求生命安全,生活平安的社會心理折射。
 
莊氏家族,當年曾富甲一方。
 
貧困之后的美食,垂涎欲滴
 
大店出土的這通青石古碑記述了特定歷史時期,社會動蕩下百姓的窘迫生活,但是大店莊氏家族的崛起,這里曾經(jīng)一度商貿(mào)發(fā)達,富甲一方,富家人有著自己的飲食文化。明朝到民國年間,大店出了很多名廚,如林懷慶、林茂彩、李慶蘭。其中最有名者當屬從山西大同府跟官而來的名廚林懷慶。“他曾到過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浙江、山西等地,可以說手里掌握的廚藝集合了全國各地的烹飪技術(shù)于一身。”莊氏族人莊會綿說,林懷慶去世前把手藝傳給了其子林茂彩,林懷慶最拿手的菜肴是“一百單八件”和“上、中、下三八珍”。
 
“做這些菜的用料多為山珍海味”,如:魚翅、廣肚、果子貍、哈什螞、魚唇。所謂“一百單八件”指108件餐具,也指108種菜。做“一百單八件”所用的餐具都是御用餐具,由景德鎮(zhèn)用錫瓷精制。“過去大店有三套這種餐具,每套裝在一口大楠木箱里,分別有強恕堂、如心堂、慎余堂保存。”莊會綿說,雖然這種餐具形狀不一,但擺在桌子上卻滴水不漏。其實,擺這種餐具很不容易,除了擺好餐具外,還必須唱出每種菜的名稱、吃法。
 
如果說林懷慶等名廚是為“上層人物”服務,那么大店平民百姓也有自己的名廚:孫信、莊潤田等人。孫信外號小鍋腰,善于潛水,常到淵子崖抓甲魚。過去,大店經(jīng)濟繁榮,新疆、青海等地的客商常來大店,為治腸胃不適,他們到大店第一頓飯便是找人做甲魚湯喝。1921年,孫信在北門口開了家飯館,專營甲魚湯。
 
“先用淡臘將甲魚洗凈,再用針形小刀從其后腦將其殺死,放血后取膽,用淡臘浸泡。”莊會綿說,將甲魚入鍋,燉至半熟時加膽,純熟后剔骨。然后再加入老湯、雞丁和其他作料。孫信經(jīng)營的甲魚館前后維持了40多年。
 
談及佳肴,人們不禁想起“交切糖”,大店莊潤田烹制。每16片為一斤,主要是麥芽糖、麻芝、核桃仁等。“制作交切糖的關(guān)鍵在于熬糖、配料和配方”,先將麻芝、核桃仁、黑瓜子仁去內(nèi)皮磨成粉,再將白果仁切成一毫米厚薄片,用熬好的麥芽糖將麻芝、核桃仁、黑瓜子仁粉和成糊狀,用面軸將其捍成3毫米厚皮子,把白果仁片捍在皮子上,最后用模子卡成糖片。“只傳內(nèi)不傳外,只傳男不傳女。”
 
此外,大店丁汝祥烹飪的鹵雞小有名氣。過去,大店有20多家鹵雞作坊,其中最出名的當屬丁汝祥家的作坊。民國十八年,國民黨第二集團軍楊虎城進駐大店,每天他都品嘗丁汝祥做的鹵雞。丁汝祥的鹵雞主要靠老湯燒制而成。“老湯、佐料、火色。”丁汝祥做的鹵雞光滑油亮、肉色潔白,嫩而不膩,雞骨酥香。1930年,莊陔蘭曾為其題字:“開盒十里香。”此后,日寇侵占大店,丁汝祥挑著鹵雞盒子和老湯外出逃難,不慎將湯壇子摔壞,從此歇業(yè)。
 
免責聲明:凡本站注明 “來自:XXX(非家在臨沂網(wǎng))”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,系本站轉(zhuǎn)載自其它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(nèi)容、版權(quán)以及其它問題的,請聯(lián)系本站新聞中心,郵箱:405369119@qq.com

合作媒體

  • 搜房網(wǎng)
  • 焦點房產(chǎn)
  • 騰訊藍房
  • 齊魯晚報
  • 魯南商報
  • 交通電臺
  • 臨沂在線
  • 山東房產(chǎn)聯(lián)盟
區(qū)域:
姓名:
手機:
QQ:

家在臨沂網(wǎng)團購報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