樓市“變臉”路向何方

2014年06月19日 10:06
來源:西部商報
國家統(tǒng)計局18日公布的房價數據顯示,5月份70個大中城市,半數環(huán)比下降。這一數據進一步印證了樓市正在“變臉”,也引發(fā)社會高度關注,處于深度調整的樓市,路向何方?
 
1主要指標呈現下行 樓市告別“高歌猛進”
 
“我有套四環(huán)邊上的房子,去年底中介說每平方米能賣到4萬元,今年初說成交價在3萬8左右,如今又說只能賣3萬6左右,到底是趕快出手還是等等看?”北京一家國企員工李先生很是苦惱,二手房價格的一跌再跌,讓想賣舊房換新房的他猶豫不定。
 
事實上,對于一貫“高歌猛進”的房地產市場而言,今年上半年的各項指標看上去并不美。
 
全國商品房投資增速持續(xù)下滑,1至5月份比1至4月份回落1.7個百分點。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降幅不斷擴大,土地購置面積同比繼續(xù)下降,庫存增加,5月末比4月末增加750萬平方米。
 
在新建商品房房價指數中,上海、深圳均出現了環(huán)比下調。二手房指數中,北京跌幅全國第一。
 
“原來市場賣的是未來價,現在要逐步回到現實價了。”上海永慶房屋副總經理李維鎮(zhèn)對眼下的市場變化五味雜陳。
 
中國社科院城市與房地產室主任倪鵬飛表示:“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局面已經形成,而且是在劇烈調整中。”
 
2過度透支不可持續(xù) 調整符合市場規(guī)律
 
市場掉頭,分化加劇,讓習慣于樓市“高歌猛進”的人們,一時難以接受。“分類調控”這四個字,讓業(yè)內人士感慨,以往是“政策很復雜,市場很簡單”,如今是“政策很簡單,市場很復雜”。
 
在受訪專家看來,樓市的變化源自市場那只“看不見的手”。
 
倪鵬飛說:“過去每次房地產市場調整都是由于房價過度上漲導致市場恐慌,中央和地方出臺更加強硬措施抑制需求,影響市場預期,導致出現換量市場調整。但這次是在政府沒有任何加碼調控狀況下,市場自發(fā)的反應,表明市場的調控之手在發(fā)揮作用。”
 
樓市調整的背后是過度透支住房需求。
 
以房價環(huán)比下跌明顯的杭州為例,2013年全市常住人口884.4萬,僅比上年增加4.2萬,其中外來常住人口177.8萬,甚至比上年減少了1.89萬。開發(fā)商的降價恰恰暴露出浙江樓市長期以來高價位與城市定位“嚴重錯配”的深層問題。
 
與此同時,過度透支的土地供應同樣觸目驚心。數據顯示,近十年我國土地出讓金收入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普遍超過40%。
 
倪鵬飛說:“當前房地產市場供求結構出現變化,潛在過剩很嚴峻。本輪樓市調整與近年來過度購房需求的釋放和透支關系緊密。”
 
3“陣痛”無需過度反應 風險尚要提前防范
 
房價步入下行通道,并不為所有人樂見。
 
近期,廣州一住宅項目降價銷售,老業(yè)主坐不住了,試圖封閉小區(qū),阻止售樓員和看房者進入。
 
在商品房預售制度存在的背景下,房價短期下調而引發(fā)購房人與開發(fā)商之間的矛盾,并不鮮見。
 
這樣的“陣痛”無所不在:政府土地出讓收入減少;財務杠桿高、激進購置土地的房地產開發(fā)企業(yè)以及過度參與房地產開發(fā)投融資的基金、保險(放心保)公司等機構投資者都面臨資金鏈風險。
 
值得關注的是,從一系列宏觀經濟指標來看,我國經濟目前運行在合理區(qū)間偏低的位置,下行壓力始終未減。這與房地產市場不振、投資下滑有關,反過來經濟下行又影響市場預期、加重市場不振。
 
面對種種風險,政府“看得見的手”該如何自處?
 
劉洪玉認為:“政府應該持積極、謹慎的態(tài)度。一方面是因為目前的市場調整過程屬于擠出泡沫、降低系統(tǒng)性市場風險的過程;另一方面要防止市場短期過度調整損害市場穩(wěn)定的情況出現。”
 
專家建議,在政策上堅持抑制投機性需求,以民生為先發(fā)展住房市場。守住個貸不擴大杠桿的底線,加快推進保障房建設,保證低收入者的基本住房需求。積極推進有利于形成長效機制的土地制度改革、財稅體制改革等。
免責聲明:凡本站注明 “來自:XXX(非家在臨沂網)”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,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、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,請聯系本站新聞中心,郵箱:405369119@qq.com

合作媒體

  • 搜房網
  • 焦點房產
  • 騰訊藍房
  • 齊魯晚報
  • 魯南商報
  • 交通電臺
  • 臨沂在線
  • 山東房產聯盟
區(qū)域:
姓名:
手機:
QQ:

家在臨沂網團購報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