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媒:中國“雷人”建筑層出不窮 有人感到被羞辱

2014年08月18日 15:29
來源:參考消息
從多年前國家大劇院的“巨蛋”造型,到央視“大褲衩”,再到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種子圣殿,緊接著杭州奧體博覽城又被冠以“比基尼”,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建筑物造型,在不斷突破著人們的想象力同時,也挑戰(zhàn)著建筑界的審美底線。
沒有最“奇葩”,只有更“奇葩” 
褲腰帶
近日,河南伊川北大門正式建成,奇特外形被網友戲稱為“褲腰帶”,輿論褒貶不一。從網友點評來看,相當一部分人認為“褲腰帶”大門造型奇葩,吐槽無數(shù);但也有人認為此門造型簡潔優(yōu)美,恢宏大氣。雙方各持己見,爭論得不可開交。
方圓大廈+亂碼大樓
2012年,沈陽的方圓大廈曾經被美國某網站評為全球最丑建筑,引發(fā)爭議。近日,一組照片讓沈陽“亂碼大樓”走紅網絡,網友們驚呼,這座外形“奇葩”的大樓,讓人看得有些眼花繚亂。位于沈陽市于洪區(qū)迎賓路上的“亂碼”大樓,是兩棟住宅用商品房,樓體表面如同馬賽克一樣,主要由三種顏色的長方形拼接而成。大樓屬于高層建筑,窗戶與墻體長方形大小相當,看上去好似亂碼圖形。但是如果仔細觀看,“亂碼大樓”其實并不亂,表面上的長方形拼接規(guī)整,顏色也井然有序,看上去很像帶顏色的“二維碼”,一些網友調侃說,想上去“掃一掃”。
靴子樓
2013年年初建成,位于上海仙霞路、遵義路交叉口的尚嘉中心因外形酷似“馬靴”遭到網友吐槽取名“靴子樓”。
馬桶蓋
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太湖南岸的一座酒店因其獨特的環(huán)形結構,被網友調侃外形酷似立起來的“馬桶蓋”,成了網絡上“毀樓”風氣的中槍者。
外媒:中國“雷人”建筑層出不窮 有人感到被羞辱
生命之環(huán)
位于沈陽與撫順交界的沈撫新城投資1億多元,建造一個沒有實用價值的城市新景觀“生命之環(huán)”,也曾引發(fā)社會強烈關注。億元“大鐵環(huán)”位于遼寧省撫順市沈撫新城金風灣公園的湖面旁,大約有50多層樓高,施工方介紹用鋼量達3500噸。
大褲衩
自從設計方案面世,坐落于北京中央商務區(qū)(CBD)摩天大廈樓群中的央視新大樓就引發(fā)了眾多爭議。設計曾經引起了眾多贊賞和毀謗,人們戲稱其為“大褲衩”。(香港《南華早報》)
秋褲大樓
蘇州“東方之門”的概念是讓這棟大樓成為蘇州門戶地標。原本外界還形容這棟大樓是“東方的凱旋門”,但是后來連《上海日報》等媒體的語調也有所改變。一名微博網友說,這是“東方的秋褲”。另外一名網友在微博上形容從大樓底下走過,就像是被迫從別人的胯下而過一樣,令人感到“羞辱”。(英國廣播公司)
外媒:中國“雷人”建筑層出不窮 有人感到被羞辱
秋褲大樓
“比基尼”體育館
當初“秋褲門”讓蘇州政府部門和開發(fā)商陷入危機公關時,杭州也曾爆出“比基尼”版體育館——杭州奧體博覽城,被指像“比基尼”。網民將這二者與央視大樓“大褲衩”并稱為“中國3件套”,戲稱中國地標建筑是“照著衣服建的”。
“三星”大樓
位于北京燕郊開發(fā)區(qū)天子莊園度假村內的天子大酒店外形為彩塑“福祿壽”三星像,總高41.6米,是當?shù)匾坏烙腥さ木坝^。
為何“雷人”建筑能在中國“茁壯成長”?
有專家認為,每一個奇形怪狀的建筑的背后,都存在著利益的驅動,或是地方政府面子工程的需要,或是權力與資本的勾結。
對西方建筑盲目崇拜
中國快速發(fā)展的建筑市場吸引了幾乎世界上所有著名的建筑設計師到此“淘金”,而一系列奇形怪狀的建筑大多出于這些著名的設計師之手,有人說,中國已成西方設計師的“試驗場”。
對于這一點,央視“大褲衩”的建筑師奧雷·舍人似乎毫不諱言,他在評論央視新址時說,這種結構在世界其他地方獲準建造的可能性很小,因為其他地方的建筑規(guī)范不會允許建造這樣的東西,而中國現(xiàn)在很愿意嘗試,這為建筑設計創(chuàng)造了一種非常特別的氛圍。
但是,在北京清華城市規(guī)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尹稚看來,中國的一些地方官員和開發(fā)商對西方存在盲目崇拜,甚至幾乎不加批判地接受西方的價值觀和美學。尹稚說:“如果要對這些設計師持質疑態(tài)度的話,首先最應該問的是,是誰給了他們這樣的機會,是怎樣的土壤培養(yǎng)了這樣的設計師?”
在尹稚看來,每一個奇形怪狀的建筑的背后,都存在著利益的驅動,或是地方政府面子工程的需要,或是權力與資本的勾結。因為在某種程度上而言,建筑設計師對項目方案并沒有完全的主導權,有時候,設計師往往無奈地淪為了地方政府某些官員的“畫圖匠”,雷人建筑從本質上說是設計師迎合其心理所締造的產物。
而在建筑師戈建看來,建筑的問題不單單體現(xiàn)了建筑本身和建筑行業(yè),而是折射了社會的癥結所在。采訪中,他問了一個不無偏激但卻直刺核心的問題:“舉最簡單的例子,如果開車的人不會禮讓行走在斑馬線上的人,這樣的人會為他人、為社會考慮嗎?”
對于建筑外觀的爭議是表面的,但是建筑背后折射的社會現(xiàn)實卻值得深思。因為某種程度上,建筑即人,建筑即社會。
缺乏公眾參與
撇開形態(tài)上的審美,關于建筑本身,最終的問題是:建筑為何而建?為誰而建?它是否為使用者帶來了便利,并為它所在的城市鐫刻歷史?
曾采訪過近百位中外建筑師、對建筑師生存狀態(tài)頗為熟悉的《中國不缺建筑師》一書作者的阿更,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當一個地區(qū)的標志性建筑物的“外號”大過“學名”,并在短時間內能夠得到迅速而廣泛傳播,除了說明了民眾對建筑參與意識在加強,也傳達出了一種強烈的信息:對“視覺被暴力”的不買賬和強烈抗議。
遺憾的是,這種不滿和抗議是在“孩子生出來”——建筑戳起來以后,用“吐槽”的方式表達。也就是說,一個影響公眾乃至幾代人的“大家伙”建起來的過程中,公眾的參與是缺席的。而當建筑師成為眾矢之的,人們不會意識到:一個重大的工程項目的生滅,往往取決于最高權力的審美意趣。
阿更認為,當務之急,是應建立一套避免走過場的公眾參與機制。在項目前期方案設計伊始,不僅要用文字、圖紙公示,還應有直觀的模型,讓民眾有所感受。進而廣泛征詢意見,投票表決。
而這種在中國看起來很新鮮的方式,其實在國外很多國家早已是慣例:30年前,法國總統(tǒng)密特朗力挺貝聿銘的盧浮宮玻璃金字塔,但90%的巴黎人堅決反對,于是貝聿銘在盧浮宮前建造了一個足尺模型,邀請6萬巴黎人前往參觀投票,良性溝通最終使貝聿銘的設計獲得民意上的通過。
“撥亂反正”的關鍵時刻已經到來?
“或許貝聿銘的斷言與王澍奪冠將雙雙印證,經歷多舛的中國城市建筑史將迎來破舊立新、中西合璧的新時代。”
“撥亂反正”的關鍵時刻已經到來?
1983年獲建筑界諾獎的美籍華人貝聿銘,曾操刀的香港中銀大廈和北京香山飯店成為傳世之作,面對既往內地建筑“崇洋”亂象,他斷言:“中國的建筑已經徹底地走入了死胡同。”
據(jù)記者凱雷曾說,回顧中國既往十年城市建筑史,令人可悲可嘆。悲的是從首都北京到全國31省市近年來紛紛亂起“崇洋風”,中國傳統(tǒng)建筑精華與美學遭遺棄;可嘆的是,以中國美院王澍為代表的青年建筑家群偏居杭州一隅,默默堅持文化傳承與現(xiàn)代性相結合,如今終修成正果,登上世界殿堂,中國城市建筑撥亂反正的關鍵時刻已經到來。
從國家大劇院“巨蛋”到“鳥巢”體育場、從“水立方”游泳館到CCTV新大樓,承繼傳統(tǒng)的建筑構思與方案紛紛敗北,無視中華文化與國情觀瞻的異域奇思紛紛登場,中國內地十年城市化追逐幸福宜居之夢,卻贏得外國建筑設計師競歡試驗的薄幸名。
值得慶幸的是,中國有一批像王澎這樣的建筑師,在當?shù)爻鞘兄髡叩闹С窒赂矀鹘y(tǒng)面向未來孜孜創(chuàng)新。十年前,凱雷到訪杭州即驚嘆城市建設中的“杭州現(xiàn)象”:當?shù)貓?zhí)政者吸納民意拒絕“面子工程”,尊重建筑師藝術創(chuàng)造,重視本土文化審美、推崇中華現(xiàn)代氣息的建筑價值觀。當年主政浙江的省委書記習近平,更是采納香港文匯報有關“建造西湖博物館”建議,并以“西湖是杭州的根,是杭州的魂,是杭州的象征”之語道出任何建筑當有文化之魂魄。如今,王澍設計的中國美院象山校區(qū),余健設計的西湖博物館等已成為具有中華新氣象的現(xiàn)代經典建筑,值得全國借鑒。 
免責聲明:凡本站注明 “來自:XXX(非家在臨沂網)”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,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、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,請聯(lián)系本站新聞中心,郵箱:405369119@qq.com

合作媒體

  • 搜房網
  • 焦點房產
  • 騰訊藍房
  • 齊魯晚報
  • 魯南商報
  • 交通電臺
  • 臨沂在線
  • 山東房產聯(lián)盟
區(qū)域:
姓名:
手機:
QQ:

家在臨沂網團購報名